据上海厂房网了解到,目前不少生产企业在筹备建厂的时候,针对厂房的消防环境充满的疑问,其中最多也是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厂房消防中的“甲类厂房”是在哪个国标里定义的?乙丙丁戊又是什么标准呢?
首先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及其数量等因素,分为甲、乙、丙、丁、戊类。
其中甲类:
1、闪点小于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不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其次:乙丙丁戊又是什么标准呢?
乙类厂房标准:
1 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2 爆炸下限不小于10% 的气体
3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4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5 助燃气体
6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丙类厂房标准:
1 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
2 可燃固体
丁类厂房标准:
1 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2 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3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戊类厂房标准: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本文地址: http://www.shchangfang.com/z/7.htm